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053号提案的答复-ag旗舰厅

当前位置:ag旗舰厅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0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21 10:00     来源:节能与综合利用科      作者: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农工党南宁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南宁市环保产业聚集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

(一)产业链招商取得显著成果。为推进全市产业振兴,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南宁市于2022年成立节能环保产业链招商工作队,通过以商引商、“节会”招商等手段,节能环保产业链招商成效初显,2022年以来,全市新签约节能环保产业链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达127.69亿元。

(二)环保产业集群发展初见规模。我市积极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推进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构建可再生、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将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纳入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水污染治理装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目前已形成博世科、力源宝、桂物再生资源等一批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博世科、力源宝、益江环保、桂润环境等6家企业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快速成长;桂物中比、阿瑞斯、智亮等3家企业已获工信部认定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企业,数量占全自治区已公告企业的60%。

二、关于提高产业定位形成政策合力方面

(一)全市合力做好节能环保产业链招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先后印发《“项目为王”节能环保产业链全员招商工作实施方案》《节能环保产业链招商工作队工作实施细案》,切实加强对产业链招商工作的统筹领导。市生态环境局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围绕重点、锚定方向,研究布置节能环保产业链招商有关工作,狠抓节能环保产业链招商引资各个环节工作落实。

(二)加快节能环保项目审批。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积极做好产业链招商项目用能要素保障,为广西智亮锂电池新材料加工及资源回收循环利用项目、绿宁里罗城市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园等一批循环经济、环保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提供用能保障。市生态环境局推进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提质,推动南宁太阳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潮力70万吨再生铝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环评批复。

(三)提高环保产业信息化含量。南宁市现已建立全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全市178家重点排污单位实行24小时联网在线监控,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精准高效助力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确保全市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四)以“无废城市”建设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南宁市人民政府已印发南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六景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宾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南宁市江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焚烧发电设施建设,市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趋零填埋”,加快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三、关于多措并举强化支撑方面

(一)做好eod项目和“桂惠贷—生态贷”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建设及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申报工作,向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推送“桂惠贷—生态贷”企业名单,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推动当地产业振兴。2023年,横州市全域农村污水治理与茉莉花产业eod项目、上林县“水美壮乡”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发展提升eod项目等6个项目成功列入自治区级eod模式项目,全市累计有7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国家级eod模式项目,获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专项资金9645.8万元;共向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推送4批“桂惠贷—生态贷”企业名单,已有3家企业获得2.3亿元授信额度,已获得4626万元贴息补助支持。

(二)积极申请上级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等资金。宾阳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获得2023年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000万元。扎实开展2024年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申报工作,已向自治区报送134个储备项目,申报总投资约1335亿元,申报金额约282亿元。

桂物再生资源、金水再生资源、隆安海创、桂物中比等4家企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获2023年自治区固废综合利用资金扶持。

四、关于开展人才吸引计划方面

(一)实施“邕江计划”人才项目,将创新型人才引育融入到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发展。南宁市优化升级“邕江计划”人才项目,设立顶尖、领军、青年、海外4个专项,梯次引进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创新主力军。其中,博世科、桂润环境(环保)、益江环保、华喻能源、绿趣环保、珞桂节能环保、汇泰环保、新德中科技、华蓝设计、雅胜环境等公司人才团队先后获得节能环保类项目资助。

(二)加快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通过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引育节能环保等领域科技人才。近年来,围绕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为抓手,建立起“产业立题、企业出题、政府选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武汉大学广西节能环保研究院,发挥武汉大学在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突出优势,通过采取在广西建设节能环保研究院、成立公司并在武汉大学成立技术研究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广西、南宁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桂林理工大学南宁产教研融合基地打造涵盖南宁研究生院、南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宁科技园、南宁国际教育园集“产学研创”一体的现代化、开放式的新型产教融合基地,重点开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相关的高端智库建设、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培育与孵化、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

(三)编制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企业名录,吸引节能环保领域人才。2023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精准定位重点产业需求,开展了南宁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企业名录编制工作,博世科、力源宝、益江环保、桂润环境、智亮、北投环保等一批环保企业已列入名录。列入名录企业可以享受生活安居、落户、创新创业等政策,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等问题,助力企业招引高级人才,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夯实我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

五、下一步计划

一是大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关于“项目为王”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抓紧抓实节能环保产业链招商工作,不断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二是用好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平陆运河建设等国家政策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节能环保项目审批,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我市节能环保项目建设;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纳入重大建设项目库的储备项目,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群策群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四是继续贯彻落实好《南宁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等人才政策和措施,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企业名录编制工作中上一年度遗漏申报的企业,做好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企业做到应纳尽纳,进一步打造我市环保产业人才队伍。

诚挚地感谢贵委对我市环保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2024年10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张栋木  联系电话:5530451)

ag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ag旗舰厅 copyright@ 2019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国际联网备案号:45010302000435 网站标识码:4501000068 电话:0771-5530956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