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203号提案的答复-ag旗舰厅

当前位置:ag旗舰厅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20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16 10:06     来源:中小企业发展科      作者: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文号:南工信函〔2024〕432号     

农冬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通过“小车间”打造稳定就业蓄水池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小车间’的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采纳情况

您提出的“简化小车间注册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与金融支持”等建议很好,与我市正在推行登记注册试点改革举措以及积极推广的“桂惠贷—个体工商户贷”等工作相契合。2023年11月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促进登记注册规范化、便捷化、智能化、协同化,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度,营造便民高效市场准入环境。同时,我市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手段,落实“桂惠贷”等政策,推动各类金融产品惠及大中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市民等各类市场主体,使金融政策更加聚焦普惠领域。

(二)工作推进情况

1.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南宁市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任务分解表》,逐条落实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系统条线跟踪指导,实行月报、季报工作制度。一是便利市场准入和退出。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确保“非禁即入”和个体工商户平等进入。设立“政银合作”网点开展登记服务,推行“微信办照”,由“网上办”延伸为“掌上办”。试点开展个体工商户跨辖区迁移,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落实个体工商户歇业简化措施,依托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一网联办”。二是实行分类培育、鼓励支持变更升级。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支持发展前景较好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增强消费市场活力,印发《2023年南宁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方案》,动员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三是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制定出台各领域内《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清单》,实施柔性执法,强化个体经营者的轻微免罚及教育疏导。实施分类分级监管,避免多头执法。持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

2.强化金融要素支撑。一是放大财金联动“撬动力”,为实体经济拓源引流。2024年1-8月,开展各类政金企对接活动240场,服务企业2244家次,促融资对接493.13亿元。广西(南宁)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等“五大中心”累计为9012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受理融资申请金额共计76.85亿元,成功落地1734家、融资金额35.39亿元。二是积极落实“桂惠贷”政策。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场主体贷款投放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个体企业融资。2024年1-8月,全市新增“桂惠贷”投放金额242.29亿元,累计投放11896笔,惠及8931户市场主体,降低融资成本2.89亿元。其中,投向个体工商户6238笔共38.94亿元,降低融资成本5064.44万元。三是发挥市“两台一会”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两台一会”平台依托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以增信和风险补偿方式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合作贷款、助保金贷款及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性信贷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2024年1-9月,帮助9家小微工业企业解决融资贷款2310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程、把壮大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工作,推进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和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建设,着力推动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逐步实现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持续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以及推动“个转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创新融资服务产品,继续加大“桂惠贷”“两台一会” 等支持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展力度,有效提升普惠领域服务质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和金融服务。

二、关于“推动‘小车间’的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采纳情况

您提出的“促进技术创新升级改造”“助推行业升级”等建议很好,对我们思考如何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有所启发。近年来,我市落实工业振兴政策,统筹安排市本级现代工业发展资金,通过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支持小微企业上规入统,引导中小企业认定专精特新等举措,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几个方面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速实施数字化转型,逐步提升数字化水平。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我市先后修订工业振兴政策,年度研究出台各季度支持工业经济稳增长措施,鼓励企业加快恢复生产,提振工业经济活力。同时,在现代工业发展资金中设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我市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服务机构提供中小企业融资、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截至2024年9月,全市共获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451家,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2家,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8家。

2.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中小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建设,助推初创企业“破壳”成长。印发实施《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南宁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对新认定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给予10万-100万元补助。现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平台62家,在孵企业及创业团队2083家,吸纳就业人员16078名。组织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能力显著、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的企业,激发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截至目前,中小微企业获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共199家,占比达99%。连续多年成功举办8届南宁市创新创业大赛、6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为中小企业搭建宣传展示、合作交流、融资路演平台,累计吸引超4800家(个)国内外企业及人才团队报名参加。

3.推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推动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助力企业扩大规模和提升技术档次,提高核心竞争力。2023年以来,对新引进工业项目、工业企业技改项目下达补助计划,其中,由中小微企业实施的项目22个,占比达88%。编制实施《南宁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筛选首批专家入智库、服务商入资源池;启动数转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推广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分行业组织开展6场入企诊断供需对接会,组织服务商入企诊断;组织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补助类)项目申报。在试点城市建设期内,将对30家规下工业企业实施软件系统、改善硬件设备、上云用云等数字化改造。同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通过系统开放、数据共享、资源协调等方式,实现大企业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业务协调与互联互通,向中小企业输出转型能力,实现链式转型。

4.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今年以来,举办首届全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农产品深加工典型企业宣传推广活动,开展“南宁制造·邕有佳品”服务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家具、建材、食品等多场行业产销对接活动,服务企业超100家,有效畅通产业链关联企业供需对接渠道,力争撮合促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帮助中小微企业寻找市场订单,促进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入合作和协同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落实好工业振兴等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发展壮大。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落实实体经济服务员制度,着力解决好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一起益企”服务行动,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专业机构为企业开展投融资、市场开拓、培训等服务。深入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活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有序开展遴选、诊断、实施、推广、验收等各项工作,引导试点企业按计划实施软、硬件改造,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

诚挚地感谢您对我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2024年10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王多多    联系电话:5530485)


ag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ag旗舰厅 copyright@ 2019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国际联网备案号:45010302000435 网站标识码:4501000068 电话:0771-5530956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