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工业专项小组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把强工业作为强首府的首要任务,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新动能不断集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上工业总产值:全年同比增长1.9%,高于全区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年同比增长3%,高于全区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全年同比增长8.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三大重点产业产值:全年同比增长7.3%,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38.8%、比 2019提高1.9个百分点。
——企业上规入统:全年新入规工业企业185家,其中新建入规工业企业数量居全区第一。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加快工业回升势头。锁定占全市产值总量63%、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的76家规上企业作为重点,成立专门工作组、安排专人常驻重点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问题,通过重点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至4月13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复产率均达到100%。率先出台和落实暖企政策,2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对我市率先拨付标准厂房租金补助的举措进行了报道。落实金融支持政策,48家企业纳入国家重点保障名单,其中35家获得专项再贷款6.55亿元。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推进“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建设,57个项目列入自治区计划,数量居全区第一。强首府战略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合众汽车、天际汽车于2月28日实现开工,合众从签约到开工仅93天,天际仅44天,创造了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南宁速度”。推动自治区与瑞声科技签订千亿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协议,打造千亿产业园区。浪潮南宁生产基地服务器和计算机产品下线、广西实现服务器生产零的突破。实施“投贷补”联动,推动329家高成长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三是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把招大引强作为扩增量的主要途径,2020年通过“三企入桂”引进工业项目103个,总投资1239亿元。引进瑞声科技精密元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推动瑞声在南宁投资项目从最初的1个增加至7个,投资额从10亿元增加至175亿元,以瑞声为龙头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初具规模,电子信息连续三年成为全市产值最大的工业产业。引进天际新能源汽车、卓能锂电池等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整车带动零部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形成,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南宁造”。引进海天调味品等项目,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是加快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推动出台进一步深化市管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支持交投集团和横县合作共建六景工业园,城投集团和良庆区合作共建现代工业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6个项目获得24.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滚动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工业用地储备。支持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南宁现代工业园、伶俐工业园、吴圩空港经济区、六景工业园、黎塘工业园等5个重点园区开展工业用地储备,2020年共完成工业用地储备约28000亩,扭转“项目等地”局面。
五是开展企业培育和企业服务,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加强企业培育,实施“两强两促”服务企业活动,组织150家中小企业到标杆企业现场传帮带学习,帮助20家企业获得用地1500.78亩,“两台一会”为中小企业融资44亿元,帮助企业解决创新难、落地难、融资难等问题。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转化落地,新上规入统工业企业185家,为历史新高,其中新建入规工业企业数量居全区第一,继2019年后再创南宁历史新高。
六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与南南铝加工合作开发的首台套板材辊底炉于2020年4月16日点火投产,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炉进入制造阶段,打破了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的被动局面。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东蒙乳业实验室通过认定为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国旭林业等5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2021年工作思路
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做好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三篇文章,着力稳增长、扩投资、引项目、提质量,以“5个100”工程为主抓手,狠抓工业投资,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推进100项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把重大工业项目作为强工业的重要支撑,围绕“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强工业重大项目筛选推进100项以上重大工业项目。
二是实施100项以上重点技改项目。以技术改造作为存量工业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着力推进100项以上重点项目实施技术改造。
三是引进100项以上产业链重点招商项目。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针对产业链全景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要求、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力争引进重点工业项目100项以上。
四是新建入规100家以上工业企业。把加快培育规上工业企业作为充分释放潜力、推动工业扩量升级的重要举措,力争新建入规工业企业100家以上。
五是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以上。